首页 >> 长瓣繁缕

甘肃张掖市生态文明建设回眸海州常山

发布时间:2022-07-29 12:40:15 来源:云易农业网

甘肃:张掖市生态文明建设回眸

1月24日消息:2012年,我市以既要针对生态的脆弱性高度重视生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又要针对生态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充分彰显其特色、发挥其优势的转型思路,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的资源禀赋,牢牢把握“率先实现转型跨越”的总基调和“做大做靓宜居宜游”的战略基点,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的特色风貌,加快“宜居宜游金张掖”建设步伐,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安全屏障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8亿元,增长13.5%,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亿元,增长4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增长18%。增速达到了“十五”以来最快、最高、最好水平。

推动绿色增长 实现永续发展

市委、市政府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意愿,大力培育生态城市、绿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三大生态产业体系,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发展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经济已成为张掖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设施农业快速推进,“金张掖红提葡萄”通过有机产品认证,荣获“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称号。“张掖玉米种子”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内14家种子骨干企业落户张掖,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占到全国用种量的50%。3个县区进入全省蔬菜产业大县,蔬菜生产成为全国五大基地之一,肉牛产业跃居全国前列,全市六个县区分别进入全国产粮大县和全省肉牛、肉羊产业大县,张掖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新型工业加快推进。大力发展以水电、风电、光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钨钼合金、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肉牛、马铃薯、番茄加工为重点的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两新一特”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17户,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由12户发展到27户,形成了500万吨矿产开采、150万吨原煤生产、150万吨农副产品加工和6000万美元的出口创汇能力。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特别是光电、水电等新型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仅2012年上半年就开工建设新能源项目13个,全市基本形成了千兆瓦光电、300兆瓦风电、200万千瓦水电的能源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坚持把培育壮大第三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推动旅游、文化、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深入开展“旅游发展年”活动,大湖湾旅游文化产业园、甘州至祁连黑河大峡谷旅游公路等28个重点旅游项目开工建设,西夏国寺创建5A级景区和山丹大佛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景区、红西路军纪念馆创建4A级景区工作进展顺利,一批特色鲜明、功能突出、支撑作用明显的精品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沙漠体育公园正式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成为国内第一家国家沙漠体育公园;肃南县祁连玉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已被文化部公示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全国露营大会、张掖o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法国房车中国行丝绸之路张掖游等活动,承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张掖段赛事,全方位宣传展示张掖的特色和优势,张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提升

祁连山孕育了疏勒河、黑河、石羊河三大内陆河33条大小支流,养育了甘肃河西地区和内蒙古西部500多万各族人民,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和“母亲山”。祁连山张掖段占祁连山区总面积的78.36%,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核心区和黑河流域主要径流形成区。多年来,我市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大力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封山(滩)育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重点公益林管护等,切实强化林地、草地、湿地及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持续开展生态保护、植被恢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累计完成封山封滩禁牧2246万亩,人工造林6.5万亩,天保工程封山育林24.65万亩,培育各类1.2亿多株,草场补播改良508万亩。与此同时,积极实施林区移民搬迁工程,有效缓解了水土资源矛盾和生态压力,使林草植被得到较快恢复,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遵循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和生物学特性,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科学编制造林绿化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治则治、宜荒则荒,造封固相结合、乔灌草相搭配,全市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06.98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83.8万亩、中央财政补贴造林7.4万亩、森林抚育3.5万亩;建设绿色通道1056公里,新建及更新恢复农田林网9万亩。全市纳入国家森林生态补偿范围的非天保区重点公益林面积达到328.3万亩。依托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治理荒漠化土地416万亩。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4000多万株。强势推进城乡生态绿化,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68平方米,村镇驻地绿化率达到26%。

黑河流域湿地保护特色凸现

立足资源禀赋,顺应自然规律,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耦合方式,大力实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走出了一条“以湿地保护引领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戈壁水乡”、“湿地之城”特色优势进一步显现。先后组织实施“甘肃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建设”、“甘肃黑河流域中游湿地恢复与治理工程”等项目,强力推进张掖滨河生态新区、高台黑河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临泽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湿地保护工程,建立重点湿地保护区9个,恢复湿地11.5万亩,封滩育草9000亩,疏浚水系20多条37.6公里,退耕还湿地3600亩,全市316万亩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成功获批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依托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了20平方公里水天一色的滨河生态新区和集收集、展示、宣教、科普、研究于一体的湿地博物馆。

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自2000年以来,我市立足黑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实施黑河近期治理、农牧区节水灌溉等工程,推广管灌、滴管、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高效节水面积67万亩,巩固以渠道衬砌、垄作沟灌、地膜覆盖等为主的常规节水面积250万亩,200多个企业、学校、社区开展了城市节水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全市单方水GDP产出由2.8元提高到12元,农业用水比例由87.7%降低到80.2%,干、支、斗三级渠系水利用率由2000年的59%提高到64%,基本实现了节约用水和经济发展“双赢”目标,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全面完成黑河调水任务,实现了东居延海自2004年以来连续8年不干涸,最大水域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额济纳旗地下水位明显回升,沿河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流域生态保护与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就医直通南京羊角风好的医院

icl植入手术后遗症有吗

常德哪家医院前列腺专科好

上饶耳鸣的专科医院

太原过敏性紫癫医院

友情链接